返回 新闻正文 首页

飞龙通用航空米—26助力大兴安岭森林防火

06-14 15:49 航趣飞机网

    日前,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重型运输直升机“米—26直升机”在大兴安岭林区执行2013年度首次载人巡护任务,空中排查林区的火情隐患。

 


 

    图为米—26直升机载人巡护任务结束后,森警官兵组织卸载装备。

    米-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(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)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,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“光环”(Halo)。这种直升机是继米-6和米-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,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。

    这种直升机是继米-6和米-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,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。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,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。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,目标是其装载能力要达到以前生产直升机的1.5至2倍以上,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,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。1981年6月,米-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,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,1983年米-26交付使用,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。总计制造了约300架。目前仍在生产。

    “米-26”以军用和民用兼顾的重型直升机为设计思路,其目的是取代早期的“米-6”和“米-12”重型直升机。新设计的“米-26”机舱载荷是“米-6”的两倍,它将是世界最大和最快的重型直升机,并在生产方面实现量化。苏联建造“米-26”的目的是为运送重达13吨(29,000磅)的两栖装甲运兵车以及协同军用运输机(如“安-22”和“伊尔-76”)将弹道导弹运往偏远地区。

    1977年9月14日,“米-26”直升机进行了首飞。1980年10月4日,编号为“01-01”的首架飞机交付使用。在飞机制造期间,有一架即将交货的飞机在测试单引擎着陆时坠毁,但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    1983年,“米-26”的研发工作结束。1985年,飞机开始进入苏联的军事服役和商业运营。

    “米-26”是第一架旋翼叶片达8片的重型直升机,有两台发动机并实施载荷共享,在其中一台失效的状态下,另一台发动机仍可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。它的质量只比“米-6”略重一点,却能吊运20吨(44000磅)的货物,比“米-6”大8吨,是继“米-12”之后,世界第二大与第二重的直升机,但却是现今仍在服役的世界第一大和第一重直升机。

    2010年7月,俄罗斯宣布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研发“米-26”的后续机型。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飞机

H410直升机

参考价:4048万

LAKE LA-250

参考价:200万

IBIS GS-700

参考价:74万

Comp Air 12

参考价:1940万

Comp Air 11

参考价:1600万

Comp Air 9

参考价:610万